蒙古语的现状

其他学者的著述《在京蒙古族青年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包冬梅,2007)等也都对于这一问题有所研究贡献。

综观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目前的研究中,普遍关注的两个对象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和已经走入社会的青年,对于两个群体之间的过度阶层——即高中生、大学生的阶段,则缺乏关注。而这一阶段正是处于由一个封闭的语言环境向另一个更开放的语言环境过度的阶段,是描述蒙古族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变化的重要。而我们的研究对象,正是高中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时期的青少年,力求对这一重要群体进行描述分析。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居住在蒙古族聚居区及散居区的蒙古族青少年(本研究中特指蒙古族高中在校生及毕业生)

研究地点

辽宁省朝阳市,地处辽西地区,为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通辽接壤,南与河北秦皇岛毗连,东与本省阜新、锦州为邻,西与河北承德交界,处于京津唐与东北城市群之间,是东北通往关内的要道。全市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7

朝阳市下有八个区县,其中包括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从而形成了蒙古族作为少数民族,在汉民族文化包围下,其民族语言出现分异甚至汉化。这对于我们进行蒙古族语言使用情况具有更具现实意义。

研究问题

基于项目课题:蒙古语传承困境,我们的研究问题也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蒙古语传承之“传”:朝阳市现有的蒙古族语言教育资源水平。

通过对于辽宁省朝阳市教育部门走访,以及开设蒙古族语言课程的学校(包括民族学校以及非民族学校)的实地考察,了解朝阳市现有的蒙古语教育资源,包括政策文件、师资水平、硬件设施以及相关人员的态度看法等。

蒙古语传承之“传”:朝阳市蒙古族语言文化的社会环境。

通过对于朝阳市现有的蒙古语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的走访、城市内蒙古语标识、招牌广告等的统计、以及路人随访调查,了解蒙古族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日常生活的可获得的蒙古族语言资源,评估蒙古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接触蒙语的可能条件。

蒙古语传承之“承”:朝阳市蒙古族学生蒙古语使用情况、水平以及对蒙古语的态度。

我们试图从个人语言特点、家庭语言环境、社会语言环境三个维度描述蒙古族学生蒙古语的使用情况。对于蒙古语的态度则从对于蒙古语的情感、蒙古语的价值、蒙古语的学习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配合对于普通话、地区方言的态度对比,形成多层级对比。同时,使用标准蒙古语词语测试表,对于学生的蒙古语能力形成定量测量。

蒙古语的现状 
  关于蒙古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