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和伊斯兰教兴起同时,中亚和北印度就已经是突厥人的天下了,先回顾一下帖木儿之前的那段历史:
萨曼王朝(Sulala Samaniyya),又称萨曼帝国。 阿巴斯王朝时期波斯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波斯-伊斯兰教中央集权封建帝国(874~999),10世纪为中亚乃至世界军事强国之一,其领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囊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以及伊朗大部分,与西部的布韦希王朝遥相呼应。
加兹尼王朝(Ghaznavid Dynasty,Ghaznawiyun,962~1186)是由中亚突厥人建立,统治中亚南部、伊朗高原东部、印度河流域等地的伊斯兰王朝,极盛时期为中亚帝国,占据着伊朗大部,土克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加兹尼王朝是系波斯萨曼王朝的突厥族奴隶(专指宫廷近侍奴隶和禁卫军奴隶)出身的将领阿勒普特勤(AlbTikin,?~977所建立,因首都在加兹尼而得名。但名义上仍承认萨曼王朝的宗主权,直至999年。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
在加兹尼王朝的巴赫拉姆当政时期(1118~1152),居住在古尔(阿富汗赫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名,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的一支突厥人,建立了古尔王朝,一共传9个苏丹,统治67年。
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s) 古尔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于1206年遇刺身死,其国家分裂。而统治印度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故称德里苏丹国,北印度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王朝。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Chihalgani)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强征人头税及强迫改宗伊斯兰教。
德里之战:帖木儿帝国军队的北印度战记
14世纪末期,帖木儿帝国已大体控制了整个中亚地区,并向西占据依然富庶的两河流域。高加索的小国和部落,纷纷成为服从其指令的藩属。
1388年,帖木儿汗征服花拉子模,次年(1389年),又率兵征服了阿富汗。紧接着,1390年,帖木儿汗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
1392年,帖木儿汗与蒙古白帐汗国君主脱脱迷失在伏尔加河中游萨马拉的古比雪夫的昆都尔察河谷大战,此战脱脱迷失大败!
1393年,帖木儿汗又率兵征服了波斯。
1396年,奥斯曼土耳其在蒙古金帐汗国的帮助下,依靠着强大的骑兵部队与火器支援在保加利亚重创了神圣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及法国的联军,被公认为当时欧洲最强的军队。然而没过多久,这支“欧洲最强军队”便被帖木儿汗国彻底消灭!
但在南亚方向,历史悠久的德里苏丹国还能掌控一方。只是因为国势衰微,而显得比较低调。
1398年,帖木儿决定率军南下,征讨这个曾经数次击败蒙古势力的北印度强国。尽管双方之间素无恩怨,但依然挡不住中亚之王的毁灭热情。帖木儿首先是希望将自己周遭的强权都逐个重创,以防任何威胁自己的疆域边界。其次,印度地区因较为富庶,也是理想的劫掠对象。在当时的中亚世界,军头和领主有义务为部下增添财富。功绩与战利品,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当年夏季过后,帖木儿的军队开始在撒马尔罕集结。按照惯例,命令应该是在春季就已下达,以便各地军士能在夏季做好准备。古代军队经常在这些时节进行军事行动,认为是资源最充沛的时期。随即,近10万大军开始抵达重要的贸易城市喀布尔,准备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南线进发。一路上,漫长的征战就已开始。
虽然帖木儿的势力在十多年前就已涉足阿富汗,但在靠近印度河流域的山区并不属于其中。当地还生活着许多信奉原始宗教的卡拉什人部族。帖木儿首先下令对这些山民进行扫荡,并一路碾过狭窄的兴都库什山小道。由于人口有限且分散在不同山头,卡拉什人的村舍都损失惨重。一些简单的要塞也被占领,作为帖木儿军队南下途中的补给站使用。幸存者被迫全部躲入人烟更为稀少的山里。
1398年的9月30日,帖木儿的军队已冲过开博尔山口,沿着亚历山大与成吉思汗的步伐前进。附近的白沙瓦城,已经在12世纪时被蒙古军队摧毁。所以他们必须加快步伐,抵达可以获得充分补给的印度河区域。那里往往已被臣属于德里苏丹的地方长官所控制。
此前的一个世纪里,德里苏丹的古拉姆骑兵军团,已经数次击溃过从河中南下的察合台蒙古人。如果对方直接围攻印度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那么德里军队将主动出击解围。若对方选择直击都城德里,那么奴隶军团将在城市附近严防死守。甚至是在入侵者尝试绕道进入恒河流域后,主动追击并加以歼灭。但此时的苏丹纳西尔,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所以,他无法向此前的几位苏丹那样,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来抵御北方入侵。
既然德里的宫廷无法提供保护,印度河沿线的总督就很少敢于进行抵抗。在帖木儿军队的行径沿途,都有大规模投降和逃跑事件发生。到9月底,全军已成功占据重镇木尔坦,打开了通向德干高原的道路。唯有鲁米特的总督尝试动武,但他的城池也很快在对付弩炮和箭矢火力下沦陷。进入10月,中亚入侵者已完全突破德里苏丹国的全部北方防线。
经过持续不断的扫荡,大批印度人逃离家园,选择向德里方向逃命。纳西尔苏丹却不准备将战场搬离城市附近。他的通过各种手段,集中了数量相当于帖木儿入侵者的新军。除了人马具装的古拉姆骑兵、战象,还有许多征召自印度教社区的步兵和弓箭手。纳西尔决心坐等对方前来,再发动雷霆万钧般的反击。
12月17日,决战在德里附近的要塞前展开。纳西尔将全部战象放置在第一线,后面紧随训练有素的古拉姆奴隶骑兵,再后面才是众多印度步兵。一旦大象在敌阵中冲出缺口,骑兵便会从这些缝隙钻入,进一步扩大战果。步兵这最晚进入战场,起到收割者效果。为此,德里军队尽最大可能来武装和保护战象。印度人专门为这些巨兽打造了大型护甲,并重点加强了头部和面部防御。如果战事发生不利,残军也可以退到后方的堡垒中暂避。这座要塞本身,也可以为印度军队掩护后方。
相比之下,帖木儿军队中的大部分人是首次见到大象。尤其是那些来自河中北部牧场的蒙古-突厥骑兵,对于这些巨兽感到恐惧。为了稳定军心,并防止德里人用大象开道攻击,帖木儿下令全军立即构筑阵地。按照他们的常规操作,一条壕沟被迅速挖掘出来。呼罗珊和阿拉伯步兵会躲在壕沟后面,用大型木盾牌再组成一道临时工事。军中的全部工程弩炮被拉上一线,平均分配在步兵之间。最后,帖木儿还让人将后勤运输分队中的骆驼也拉上来,准备对德里军队进行一次奇袭。
当纳西尔下令军队开始进攻,所有战象都一马当先的冲在了最前头。帖木儿的步兵们在战壕后发射弩炮和箭矢。这些武器可以发射带火药的爆炸箭头,对于大象有很大的震撼力。在德里军队的攻势陷入停滞之际,对方又将大批骆驼释放出来。每只骆驼的北部都载有干草,只要火苗一点就开始熊熊燃烧。士兵还用烧红的烙铁击打骆驼屁股,逼着它们必须向印度军队的方向乱窜。
依靠巨大响声与火光四起,德里军队的大部分战象受惊,调头冲向本方军队。尽管身后的精锐骑兵可以迅速躲避,但整个攻击队形都已被破坏殆尽。速度更慢的步兵,则在这种反向踩踏中损失惨重。
帖木儿见时机成熟,便下令军中的骑兵开始猛烈反扑。大量人马具装的中亚铁骑,开始从壕沟之间的通道杀出,钻入敌军最混乱的各个缺口。虽然古拉姆骑兵的战力不弱,但无法在如此劣势情况下继续死斗。同时,他们还面临更多轻骑兵发起的两翼包抄,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可用。最终,在混乱和恐惧作用下,纷纷调头躲避,帮助战象一起冲乱步兵阵型。纳西尔见势不妙,只得和少数人一起躲入后方的要塞。
随着德里军队的迅速溃败,帖木儿的步兵又展开了对要塞的进攻。自知胜利无望的纳西尔,在数日后悄悄出逃,勉强甩开了追击骑兵。但他的军队已经在德里郊外被摧毁殆尽,偌大的都城也失去了防卫能力。
此后的数日,帖木儿军队在德里城中大肆劫掠。种种暴行又激起了城中市民的强烈反抗,一场反对帖木儿占领军的大规模起义爆发。中亚入侵者在城里进行了三天杀伐,才将这次动乱镇压下去。整座城市陷入死寂,大量的建筑被纵火焚烧,居民也在屠刀下死伤甚重。为了报复德里人的行为,帖木儿还下令处决了10万名各类俘虏。唯有经验丰富的工匠被留下活口,强制迁徙到撒马尔罕作为国家奴隶使用。
次年春天,抢的盆满钵满的帖木儿军开始回程北上。整个德里已完全被入侵者摧毁,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都无法恢复元气。由于缺乏必要的准备和战斗决心,纳西尔让自己损失惨重。这一系的德里苏丹,也就到他彻底为止。等到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1526年重返印度,面对的已经是另一伙王朝统治者了。
请关注上面公众号“察古观今”,更方便地搜索各方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