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族源问题,是多年来学术界争论、探讨的重大题目,如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历史上的东胡-鲜卑-室韦一系。
鲜卑南迁之后,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最迟在公元378年之前,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契丹”的族群。
室韦,最早被记载为“豕韦”,后也有记为“失韦”或“失围”。
《北史·室韦传》中有记:“盖契丹之类,其南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
早期的中原人认为室韦与契丹为同族,只是居住地不一样。因此,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室韦与契丹一样,都源于鲜卑,再往前追溯,则为“东胡”。
隋代时,生活在大兴安岭以北区域,有五个部族都被冠以“室韦”的名字。包括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与大室韦。这几个室韦部族,此时全部归附于突厥,由突厥可汗派出的三个“吐屯”对其进行管辖。
北室韦则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黑龙江的上游地区。
另外三个室韦部落,都在北室韦以北或以西数千里之地,语言与生活习俗与南、北两部室韦完全不同。应该只是被人为地划归为“室韦”部落。
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一点,起码到唐代时,室韦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族群,几个部落自成体系。
所谓“室韦”,只是中原史书中对于生活于契丹以北区域的族群,一个很模糊的统称。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室韦内部开始出现一些分化。许多南室韦人参与叛乱,并且逐渐南迁,最终消融于东北南部的各部族之中。而另外一些室韦人,则开始向西迁徒。
在契丹建立辽国之后,北室韦依然生活于嫩江上游及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中下游一带。
此时,已经分化出许许多多的部族。
仅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便有大室韦、蒙兀室韦、落坦室韦等。
其中乌古部首先加入了女真人对抗契丹人的战争,而后逐渐地融入于女真族之中,消失不见。
在辽代被称为“敌烈”的大室韦,金代则称为“塔塔尔部”,蒙古兴起后被其吞并。
黄头室韦在契丹兴起后不久便投靠阿保机,并分成吕不室韦部与涅剌拏古部,成为辽初契丹二十部的成员。其中的吕不室韦部很可能就是之后的黄头女真。
各个部族不断的迁移、分化与融合,到了金末元初之时,室韦的名字便完全从史料中消失。
但是,其中一部,却因为蒙古的兴起,而被后人重新载入史册。
这是“蒙兀”一词在中原历史资料中的最早记载。
这里的“大山”,指的就是大兴安岭北段区域;望建河,为现今的额尔古纳河。据这段史料的记载,蒙兀室韦,最早便是生活在大兴安岭之北的额尔古纳河流域。
十世纪初,被辽朝称为“萌古”或“袜劫子”的蒙兀室韦开始向西迁移。在西迁的过程中,蒙兀室韦与生活在漠北一些突厥后人,相互融合而使自身的族群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到了金国中后期,其中一支尼伦部,在首领合不勒率领下逐渐壮大。合不勒因此曾被金朝册封为“蒙兀国王”。
这个合不勒,便是成吉思汗的祖父。
为了躲避金国的攻伐,合不勒率尼伦部继续西迁,一直到斡难河(今鄂嫩河)的发源地不儿罕山(今大肯特山)地区。
经历多年的战争之后,尼伦部又融合了扎剌亦尔、塔塔尔、斡亦剌惕、汪古惕、客烈赤惕、乃蛮、唐兀惕等部落。到金末,已经成为拥有16个部落的大族群。
但此时,他们还没有被称为“蒙古人”。
由此看来,蒙古一族共奉的始祖铁木真,确实出身于蒙兀室韦的尼伦部,也就是说室韦是蒙古的前身。
请关注上面公众号“察古观今”,更方便地搜索各方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