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简化汉字为什么被废止?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正是有了文字的存在,祖先的历史和文化才能传承至今。现在全世界的各种文字数不胜数,但大多都是字母文字,如英文、俄文和德文等等。相比之下,中国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显得非常“另类”,每一个字都有各自独立的表达意思,往往可以用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多的内容。《说文解字》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从“仓颉造字”到后来的各种字形,汉字在几千年的传承之中不断演变。

由于“象形文字”的固有属性,许多汉字笔画繁多,使得读书识字的门槛较高,非常不利于教育的普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迫切地需要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简化汉字势在必行。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将原先笔画繁琐的汉字加以简化,成了如今使用的简体字。相比于繁体字,笔画较少的简体字学习门槛大大降低,新中国的文盲率从80%锐减到6%,汉字简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经过一次简化之后,仍旧有许多常用汉字笔画繁多,例如“繁”、“懿”、“薅”等等。所以在1977年12月20日,又提出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试图再次简化汉字。“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投入使用;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与“一简字”相比,“二简字”可以说是将汉字简化到了不能再简。

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及各省级行政区一级报纸统一印发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征求社会意见。第二天,《人民日报》率先开始使用“二简字”。在这之后,“二简字”被大量使用,很快问题就出现了。“二简字”由于太过简化,且许多字共用一个字形,导致表达意义时混乱不堪。不仅如此,汉字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国际文字的舞台上的形象也受到了此次简化的影响。

学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对此次简化提出了质疑,于是在1978年7月,开始在报纸、刊物、图书等方面停止使用“二简字”。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出台,宣布废除“二简字”。从1977年出台到1986年废除,“二简字”只存在了9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么,为何第一次汉字简化可以取得巨大成功,第二次简化就不行呢?原因正在于太过简化。
所谓“象形文字”,就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只不过其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正因为是脱胎于一幅幅的图画,所以汉字的一笔一划,都是画中的一部分。如果把汉字比作是一个人,那么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改变的仅仅只是这个“人”的穿衣风格、梳妆打扮。从宽袍大袖到贴身短袖、从长发到短发,这样的变化并不足以改变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但是“二简字”就好比把这个“人”画得缺胳膊少腿,虽然还能看得出来画得是个人,但是已经全然没有了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特征。

第二次简化汉字时,大量使用偏旁部首来代替原先的整个汉字,然而早在一千多年前日本学习汉字时,就因笔画过多而进行简化,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发展,成为了后来的假名。而许多“二简字”一旦书写潦草,看上去几乎就是日文假名。当年学术界对“二简字”提出质疑时,就曾有文字研究专家指出:太像日本字,失去了汉字的精髓。

本意是方便大众书写的,结果却弄得不伦不类,不得不说“二简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好在及时地纠正了过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可是话说回来,虽然“二简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也不可否认这次尝试的重要性,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如果害怕试错,那将永远得不到真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曾有人建议恢复使用一少部分繁体汉字,比如“爱”字。“爱”字的繁体是“愛”,相比于简体字多了一个“心”字,有了“心”的“愛”显然比“爱”更加能够让人懂得这个字的意义。对于这样的建议,你怎么看呢?

第二次简化汉字为什么被废止?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