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曾经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他们曾经征服除了西欧之外的所有亚欧大陆,对东西方文明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蒙古崛起的迅速之快,征服的地域之广,这在古代历史上是没有哪个民族可以相提并论的。那么蒙古族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占据大漠高原的呢?
蒙古人的源头是多源的,可以说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唐朝时期,漠北分布着突厥、铁勒(包括)两大民族,东北分布着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民族。而这些民族和蒙古族都有很大的渊源。
公元843年,强大的回鹘汗国瓦解,大漠高原出现了权力的真空。于是,居住在东北的各大民族纷纷向大漠迁徙,其中室韦和靺鞨是不得不说的两大民族。室韦,属于东北东胡系民族,和鲜卑、契丹同源,生活在大兴安岭一带,以渔猎为生。从语言学考证,东胡系民族是蒙古族的主要来源,鲜卑语和蒙古语存在共通之处。在唐朝时期,室韦之中有一个部落为蒙兀室韦,该部落就是蒙古族的主要来源。
回鹘汗国灭亡后,室韦越过大兴安岭,迁移到了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其经济从渔猎转为了游牧,并且学会了炼铁,逐渐发展壮大。《契丹国志》的地图上标注有蒙古山,此山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蒙古部落则傍蒙古山而居住。历史上,东胡系民族大多以山为号,例如匈奴破东胡后,退守鲜卑山的为鲜卑族,退守乌桓山的为乌桓。看来,这是东胡的传统。
蒙古部早期生活在大兴安岭也是为了躲避突厥部落的屠杀。根据波斯的《史籍》记载:古代,蒙古部和突厥发生了战争,蒙古战败,突厥对蒙古进行大屠杀,最后只剩下两个人,他们逃亡到了大山之中的森林里,才生存下来。《史籍》又记载蒙古人后来发明了鼓风箱,学会了炼铁技术,最终走出大山,开始迁徙到草原上。
蒙古族的传说也有类似记载。据说蒙古族有两位祖先,居住在额尔古纳河的森林中,分别是捏古斯和乞颜,他们相互通婚。而他们的后裔中有一位叫做孛儿帖赤那,意思为苍狼。孛儿帖赤那的妻子为豁埃马兰勒(意思为白鹿),他们一起迁徙到了鄂嫩河上游一带。
以上的传说,都反映了蒙古部西迁的历史。
辽金时期,蒙古部落不断西迁,同时不断兼并其他部落。根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部兼并的第一个大部落是扎剌亦儿部。该部落是阻卜的一支,被辽军击败,其残部并入了蒙古。
鞑靼,辽国又称之为阻卜,金国称之为塔塔儿部。根据北宋初期宋白说:“鞑靼者,本东北方之夷,盖靺鞨之部也。贞元、元和之后,奚、契丹渐盛,多为攻劫,部众分散,或投属契丹,或依于渤海,渐流徙于阴山,其俗语讹,因谓之鞑靼。”欧阳修的《五代史记》也记载“鞑靼,靺鞨之遗种”。可见,鞑靼就是西迁大漠的靺鞨,他们和女真同源。
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征服了鞑靼各部,后来设置了西北招讨司,建立可敦城,驻守了2万精锐部队。西北招讨司镇守的不仅仅是鞑靼人,还有回鹘、突厥等民族。金朝,对大漠的控制减弱,大漠各部趁机发展,逐渐发展出几个有势力的部落。
其中,汪古部、克烈部、乃蛮部、斡亦剌部、蔑儿乞部都是突厥语部落,包括突厥和回鹘两大民族,但是具体是突厥和回鹘已经难以分清楚了。塔塔儿部是鞑靼的东支,分布在呼伦贝尔一带。到了金朝后期,塔塔儿部已经开始反叛金朝。而蒙古后来征服的林中百姓,位于贝加尔湖一带,原本属于铁勒民族。
在12世纪末期到13世纪初期,蒙古部在铁木真的带领下不断兼并其他部落,最终在1206年统一了漠北。在蒙古崛起的过程中,大量的契丹人也涌入了大漠。金朝对契丹族进行了比较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契丹人要么怀望西辽,要么聚众起义,要么出走他乡。蒙古部崛起后,大量的契丹人投靠铁木真,并给蒙古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制度和生产技术,加速了蒙古的崛起。
在蒙古统一大漠之后,大漠所有的部落都自称为了蒙古,于是蒙古就正式从部落发展成为了民族。蒙古族融合了北方的室韦、靺鞨(鞑靼)、回鹘、突厥、契丹等部族,可以说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产物,也是北方民族融合的集大成。蒙古又吸收了回鹘字母,制定了蒙古文在大漠广为推广,使得蒙古人成为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民族。
在蒙古出现之前,漠北曾经出现了匈奴、突厥、回鹘等强大的游牧民族,但是他们的民族在汗国瓦解后就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唯有后来的蒙古族能够一直稳定到现在,至今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如今,漠北已经被改为了蒙古高原。当然,换一种说法:匈奴、突厥等并未消失,他们只是改了一个名字罢了,他们和蒙古人是有渊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