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其实是同一个民族,可以说是亲兄弟或表兄弟之间的关系,在古代他们统称为罗斯。
中世纪以前,东欧地区就活跃着许多游牧民族如斯基泰人(也就是活跃于我国新疆地区的白人)、萨尔马提亚人、哥特人、马扎尔人、库曼人等。
公元4世纪左右,斯拉夫人已经在这些河流密布,水草丰茂的地方,游牧而居并逐渐形成不小的部落。
到了公元9世纪左右,北欧的维京人为了扩展生存空间,逐渐南下到东欧平原地区。相对于当地的斯拉夫人,维京人的文化高于斯拉夫人,通过文化影响,慢慢的斯拉夫人也就接受了维京人和他们的文化并建立了城邦,至此罗斯民族开始形成。
所以说罗斯民族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共源是有历史基础依据的。
8世纪,北欧维京人留里克入主罗斯,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城邦王朝,后期留里克的继承人奥列格攻占基辅,并把王朝的首都迁移至此。从此这个国家被称为基辅罗斯。
公元988年,当时的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了传自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东正教)作为国教,使得罗斯人告别了多神教的信仰。自罗斯受洗以来,罗斯人确定了自己一千余年的思想根基,并因此实现了自己民族的高速发展。
基辅罗斯后来受草原民族攻击,再加罗斯王公内讧,慢慢衰弱。基辅地区居民向西方的加利奇和北方的弗拉基米尔转移,从而分化为小俄罗斯民族(乌克兰)与大俄罗斯民族(俄罗斯)。
繁盛的基辅罗斯先是分裂出几十个邦国,其中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在10世纪兴起于伏尔加河和克利亚济马河之间。首都初设于罗斯托夫,1125年尤里·多尔戈鲁基(长手)时迁至苏兹达尔。在其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执政期间(1157—1174),又将首都迁至弗拉基米尔城,并改称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
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于1169年攻陷基辅之后,弗拉基米尔公国作为罗斯诸公国最强的国家之一的地位得以确立,而弗拉基米尔大公也取代基辅大公成为罗斯人的扛把子。
1212年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简称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大公弗谢沃洛德(大窝)死后,国土为其儿孙所分,形成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罗斯托夫、特维尔、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佩列亚斯拉夫尔等十几个小国,彼此混战不已。最终决定由王族中的“长者”驻跸弗拉基米尔城,并承袭“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大公国遂演变成在“长者”弗拉基米尔大公统辖下一个不巩固的封建政治联合体。
1238年蒙古侵略者征服后,弗拉基米尔名称虽被保留下来,但事实上已变成金帐汗国的藩属。在反蒙古人统治的斗争中,莫斯科公国利用金帐汗国册封的“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积聚力量,逐渐统一东北罗斯地区,为未来俄罗斯国家奠定了基础。
上天总是眷顾欧洲,蒙古人急着回去争新的大汗,无暇继续西征,蒙古军只能退军回国。
但西边的立陶宛的统治者明道加斯抓住了机会,在经过了蒙古大军的洗礼之后,解体的基辅罗斯各国虚弱不堪,明道加斯趁机派出军队攻占了黑罗斯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白俄罗斯西部。1250年,明道加斯皈依基督教(天主教,不同于东北罗斯的东正教)。有了教廷的承认,立陶宛继续往罗斯故土扩张。在1336年,立陶宛完成了对今白俄罗斯地区的征服,随后又通过联姻战略完成了对今乌克兰地区完成了封锁包围。
莫斯科统一下的罗斯人就形成了今日俄罗斯族。然而西南罗斯也就是今日乌克兰大部分却不是这种情况,西南罗斯一直处于立陶宛的统治之下,未能单独建立自己的国家,因此失去了东斯拉夫族群的主导地位。此后,在乌克兰这块土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乌克兰族。
以莫斯科公国为基础的俄罗斯,受东正教、蒙古人影响,而乌克兰尤其西部乌克兰,受天主教、立陶宛以及后来波兰的影响,这就是后世俄罗斯乌克兰纷争的最初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