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上元节”、“灯节”,是春节过后的又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说法很多。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一般认为,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元宵节就已经初具雏形。
相传汉文帝和元宵节有关。汉文帝是在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之乱”之后,才被拥立为皇帝的,而周勃、陈平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所以就把平定“诸吕之乱”的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逢此夜,便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为什么叫元宵节呢?因为宵就是夜晚的意思,每年的第一个月就是元月,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一夜叫做元宵。
汉代史官司马迁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他在创建《太初历》的时候,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到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提倡佛法,听说佛教有在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就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中和寺院点灯敬。从此以后,正月十五街头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佳节。
汉代以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老百姓无暇参加娱乐活动,元宵节的活动也就淡下来了。
到了隋朝,国家开始走向统一,各种节日习俗的活动又开始盛行起来。但就在这个时候,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隋文帝不但同意了这条奏折,并且执行得还很严格,甚至有的官吏因为元宵夜禁不力,而弄丢了乌纱帽。
颇具喜剧色彩的是,虽然隋文帝严禁元宵,但等他儿子隋炀帝继位后,却一改父亲的制度,不但放开元宵夜禁,还带头大肆铺张元宵节的各种节日习俗活动。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到正月,有很多小国来朝拜,一般都有留他们到正月十五,在端门和建国门之间,让他们观看绵延八里的戏场,场面十分壮观,参加歌舞的人多打数万,从晚上一直舞到清晨,非常热闹。
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快速发展,盛况空前,无论是皇宫里还是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高大的灯轮、灯楼、灯树。唐玄宗时期,宫中的巨型灯楼,甚至多达20间,高达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到中唐以后,元宵节已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日,并且在正月十五前后各展一天,这三天都属于元宵节。
到了宋代,就更重视元宵节,不但赏灯等活动更加热闹,灯的样式更加丰富,并且又把元宵节延期为五天,又前后加上正月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据王咏的《燕翼贻谋录》记载,这还是宋太宗赵匡胤定下的规矩,他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诏说:
“上元张灯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又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
从此以后,元宵灯期延为五日,便成了惯例。
到了明朝,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正月初八到十七,官员们都可以放假十天,全民连续赏灯十天,可以算是中国最长的元宵灯节了。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里面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的灯火依然很壮观,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并且还有烟花爆竹、舞龙舞狮、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助兴,只是元宵节期缩短为三到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