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阜新蒙古剧成为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
阜新蒙古剧是在阜新蒙古贞短调民歌(与草原长调民歌相区别)基础上产生的,是蒙古民族的歌、舞、扮、诗、骑、射的综合艺术。在解放初,阜新地区就形成了蒙古剧的雏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人口占85%的佛寺乡,是蒙古剧的发源地。1947—1949年,获得解放的佛寺村民间艺人编写和排演了《慰问军属》的短歌剧。把蒙古民歌“明月”曲调配用到了剧中,加上对白、对唱、扮演等形式搬上了舞台。此后全县有许多蒙古族村纷纷组织民间蒙古剧队改编蒙古民歌排演蒙古剧。到1949年,全县农村的业余剧队发展到了4个。其中,佛寺乡秧歌队于1949年春节编演了《新明月》,从送郎参军演到夫妻思念对话及对唱,内容非常感人,这成为了蒙古剧的胚胎。
阜新蒙古剧流行于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佛寺、大巴、沙拉、大板等蒙古族聚居区。阜新邻接内蒙古自治区,清属土默特左翼旗地,为蒙古族世代居住地,亦称作“蒙古贞”地区。阜新蒙古剧是在蒙古族短调民歌、舞蹈、说唱等民间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个新兴少数民族戏剧剧种。1951年秋佛寺乡小学教师郭振义、布合,将一首控诉封建包办婚姻罪恶的叙事体短调民歌《桃儿》,节选部分段落,设置相关人物,由佛寺乡小学演出队在集市上彩唱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随后,附近南梁村的韩起龙、韩起祥兄弟,又将汉语手抄本《桃儿的故事》改编成较完整的蒙文脚本《花儿》,并组织村业余剧团排练演出,至此阜新蒙古剧正式诞生。此后,大巴、大板、沙拉、国华等地的民间艺人,相继将更多的蒙古族诗歌、故事敷衍成剧,同时也编演了许多现实题材剧目。1981年后,阜新县文工团也加入排演蒙古剧的队伍,舞台艺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阜新蒙古剧的剧目以中小型为主,其题材广泛,大都从蒙古族叙事民歌、民间故事改编而成,也有据古典名著、现代作品改编或新创作的剧目。
常演剧目有《花儿》、《云良》、《嘎达梅林》、《乌银其其格》、《王子争亲》、《牡丹仙子》等。其始创剧目《花儿》,根据同名蒙古族短调民歌改编。写清光绪年间,蒙古族农家少女桃儿与青年吉日格拉相爱。地主少爷巴拉木都看中桃儿,在托媒求婚遭拒后,以索债为名将其抢走。后吉日格拉在群众帮助下,终于救出桃儿。阜新蒙古剧的音乐,以流行于阜新地区的东蒙短调民歌曲牌为主,兼有书曲、好来宝、民间乐曲、寺庙音乐等曲牌。
其表演以歌、舞为主,兼具诗、扮、骑、射等艺术手段,也有一定的程式动作和虚拟表现。形体采用安代舞、牧马舞、牧羊舞以及跳查玛等身段动作,舞姿舒展粗犷,形式别具一格。蒙古剧的角色行当,以代表不同性格的几种颜色划分,分为“呼和”(蓝)、“查干”(白)、“乌蓝”(红)、“西尔”(黄)、“哈尔”(黑)五类,每类人又按不同年龄、性别分老、中、青、少等角色,并各有不同的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