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中国历史之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渐扩大的。《三国演义》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是小说家之言,但分合之间,正显示新陈代谢,生生不息。中国历史的发展,治、乱、兴、衰,亦有其趋势轨迹可寻。

国家盛衰之大势,与「政治」及「经济」的因素有关。局势之安稳与否和政治制度、措施有关,制度不妥,措施不当,会引起人民不满,起而反抗,推翻时政,另立新制,导致改朝换代。而制度是否妥善,则取决于人民的「经济感受」,如果民穷,国家实力不足,难以言兴革,故经济会直接影响政治。

以各朝为例:

1. 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革新制度,但人民仍未适应,又大兴土木,役使民力,破坏经济基础,引起人民叛变,导致灭亡。

2. 汉立国初,新制未立,国疲民贫,幸採黄老无为之术,兴民休息,恢復经济,故局面渐稳。但汉文、景二帝只做到节俭爱民,未能开发经济,故景帝初年有吴楚七国之乱,中央无法即时筹得庞大军费应付。至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订定「平准」、「六筦」等制度,才重建政府与民间的财力,国势大盛。

治乱之由来

国家治乱之别,在乎有没有秩序,有秩序谓之「治」,无则为「乱」。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演进扩大;生生而具条理者为「治」,失其条理者为「乱」。就个人(个体)和国家(群体)而言,文治(对内)、武功(对外),对人、对物,均有「力」的维繫或运用。力的运用恰到好处,对内对外,对人对物,能维繫均衡的状态,就是生生而有条理,为之「治」;失其均衡则「乱」。

历代执政者若能维持力之均衡,不偏不倚,允执厥中,国家便达到「治」的境界。但时势常在变易,执政者须常加警觉,把握其变化,施政无过无不及,才能致治。反之,若墨守绳规,不能应变;或矫枉过正,变易太速,国家便易招祸乱。

历史例子:

1. 周代

西周行封建制度及宗法制度,使统治权和土地所有权由嫡长子继承,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代替共主分统之局,以避免纷争。又行礼乐教化,统一全国风俗习尚,借文化之融和,维繫国家之一统。更让天子与诸侯通婚,使诸侯兴王室藉血统的连繫,加强团结和向心力。力之运用达到均衡,社会有秩序、有条理,故国家治平。但西周末年,长子不贤而继位,执政者的能力不足以执持国家制度,失去力之均衡,无法控制,政局因而动乱。(西周末,幽王、厉王昏庸,持政不能允执厥中,以致演成犬戎入侵、平王东迁之局,下开春秋战国时大乱的局面。)

中国历代盛衰大势──绪论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