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新罗的战争,发生在公元670到676年,是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和高句丽之后,两国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事主要在朝鲜半岛平壤和泗沘附近。
唐朝方面主要指挥官有高侃、李谨行、薛仁贵,新罗方面新罗文武王、金庾信、大阿湌晓川。
唐朝与新罗的战争背景,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与高句丽之后,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熊津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立安东都护府,并且唐朝以新罗地为鸡林州都督府。唐朝的意图是要在高句丽和济故地实行羁縻统治政策。而新罗则要争夺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由其直接统治。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新罗战争爆发。
西面空前强盛的吐蕃造成的压力,迫使唐朝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唐朝新罗最终以大同江为界划分势力范围。唐朝巩固了大同江以北、特别是辽东地区的统治,新罗实现对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的统治,进入统一新罗时代,东北亚也进入了和平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新罗助唐灭百济的战略目的是灭亡百济,占有其土地、人民,而唐朝却将百济纳入自己的统治并强迫罗、济结盟,这引发新罗的极度不满。但此时唐朝军力强大,且北方强敌高句丽仍存,新罗无力也不能与唐为敌,只能隐忍不发。唐总章元年(668)十一月,唐灭高句丽,在具体做战过程中,新罗做战消极,直到总章元年(668)六月,新罗军队才开始行动,唐朝南北夹击高句丽的计划实际落空,南部战线未起多大作用,唐政府大怒,严责新罗“失军期”,并将唐朝南线百济留守军主帅刘仁愿“坐征高丽逗留,流姚州”。事实上不是刘仁愿逗留,而是新罗方面不肯配合,在失去了共同敌人高句丽后,新罗、唐朝矛盾日益激化,唐朝在百济故地建立熊津都督府,纳入唐王朝直接管理,而新罗欲夺取百济土地、人民,双方矛盾不可调和,双方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咸享元年(670),为争夺吐谷浑故地及西域,唐朝与当时我国西部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吐蕃发生了大规模冲突,当年夏四月辛亥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领兵五万以击吐蕃”。几乎与此同时,高丽酋长钳牟岑起兵叛乱,以安舜为主。唐朝派左监门卫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大将军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讨伐高丽叛众。这两场战争牵制了大量唐军兵力,当时唐军全国总兵力不过数十万,而仅对吐蕃一战就用兵五万(一说十万),唐军已处于两面作战之不利境地,这些就为新罗发动对唐战争提供了条件。实际上,新罗在高句丽叛乱起时已对安舜表示支持并收留了安舜及其随从百姓,“王处之国西金马渚”。
唐朝新罗战争过程:
1、安舜反唐
新罗为防止唐朝完全吞并朝鲜半岛,新罗文武王联合并扶植了朝鲜半岛上的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一起攻打唐朝。670年3月,新罗派薛乌儒与高句丽旧将高延武各率精兵1万渡过鸭绿江,进至乌骨城(今丹东凤凰山东麓),由此拉开了唐朝新罗战争的序幕。新罗联合高句丽残余力量进军所至的乌骨城,乃是连接辽东和平壤的交通要道,占领这里既可对驻守朝鲜半岛的唐军进行围攻,也可阻止唐军从辽东方面的增援。另外,新罗军队在高句丽故地的活动,还可以把唐朝的视线转移到辽东,使其无暇应对新罗对百济故地的争夺。唐朝对此则派高侃率兵进行镇压。新罗文武王与剑牟岑失败后,发生分歧,剑牟岑被安舜下令处死。安舜南逃后,被新罗文武王接纳,封安舜为高句丽王,在今韩国益山市建立了报德国(674年,改封安舜报德王)。这件事唐朝和新罗的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大战熊津
但与此同时,新罗开始攻打唐在百济的驻军。671年,新罗拿下在百济国都泗沘,推翻唐朝的熊津都督府(扶余隆为都督,但滞留唐朝不敢回故国),建立所夫里州,控制了前百济的全部领地。。到上元元年(674年),新罗已经从唐朝手中夺得原百济的大部分领土。但此时,新罗军主要与熊津都督府的百济人交战,而唐军主要与反唐的高句丽人交战。
新罗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其原因首先是新罗对唐朝外交努力的失败。669 年,新罗文武王遣钦纯和良图入唐谢罪,但是第二年1 月唐高宗”许钦纯还国,留囚良图,终死于圆狱。以王擅取百济土地遗民,皇帝责怒,再留使者”。
3、全面战争
之前只是唐朝与新罗支持的高句丽复兴势力作战,并没有和多年的盟国新罗宣战。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与新罗文武王彻底决裂,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问为新罗君主,并派刘仁轨领兵攻打新罗。在对吐蕃战败后一度除名的唐朝名将薛仁贵被唐高宗任命为为鸡林道总管,负责羁縻百济的熊津都督府,上元二年(675年)二月刘仁轨在阿达城之战、七重城之战大败新罗军后,金法敏为保持既得利益,避免覆灭厄运,即已派使入唐谢罪。
675年,李谨行率领投靠唐朝的靺鞨人攻打新罗石岘城、赤木城、买肖城三战皆捷。《三国史记》记载石岘城、赤木城之战唐军大胜,买肖城之战20万唐军被金元述击败,新罗军缴获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但是当时李谨行作为行军总管、安东镇抚大使,不可能拥兵20万,有三万三百八十匹战马。
4、唐罗和解
经过多年的战争,新罗已经比较疲惫了。在刘仁轨主力回国的情况下,新罗以全国之力,仍不能彻底击退李谨行和薛仁贵的留守唐军。金法敏可能已经意识到通过战争无法使唐军退出朝鲜半岛,因此,在买肖城之战后,派出使者,向唐朝进贡并且谢罪。
关于新罗遣使谢罪的时间,中朝双方的记载并不一致。
《资治通鉴》把新罗谢罪的时间大致归到了上元二年(675年)二月,但又指出,新罗谢罪发生在李谨行三战皆捷之后。
而《三国史记》则说,675年,新罗两次遣使入唐,前一次与中国史书相同,后一次记在九月二十九日买肖城之战后。
综合中朝双方的史书来看,675年新罗遣使谢罪只有一次,发生在九月二十九日买肖城之战后。
而唐朝也意识到,用偏师经略的办法是不能制服新罗的,而唐朝当时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西线,吐蕃成为其主要对手,刘仁轨、薛仁贵、李谨行等东征主帅全部调到西部防备吐蕃。唐朝很难再派出主力大军东讨新罗。因此,面对新罗的谢罪请求,唐朝自然也乐于接受。据《资治通鉴》记载,”新罗乃遣使入贡,且谢罪,上赦之,复新罗王法敏官爵。金仁问中道而还,改封临海郡公。”高宗皇帝以这种方式,宣告了战争的结束,重新接纳新罗为大唐的藩属国。
5、新罗北扩
至此,唐与新罗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了,但是,武装冲突并未就此终结,676年,薛仁贵领兵渡过黄海支援熊津都督府,与新罗在所夫里州伎伐浦交锋,唐军先胜后败,被新罗斩首4000余级。但也有学者根据新罗王金法敏致薛仁贵的信中内容认为所谓唐军被新罗斩首4000余级并不存在。金法敏在回书的结尾部分,写到”披读总管来书, 专以<新罗>已为叛逆, 既非本心, 惕然惊惧……今略陈寃枉, 具录无叛”,又写到,”天兵未出, 先问元由。 缘此来书, 敢陈不叛, 请总管审自商量, 具状申奏”。据此看,金法敏在回书中,一直声称自己并未反叛。试想,如果此前新罗杀伤了那么多唐军,金法敏还在回书中说自己并未反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比较紧张。报德国不久后被新罗废除;唐朝方面,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故城,熊津都督府被从泗沘迁至建安故城(今辽宁营口)。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撤出平壤后,唐朝又在平壤设置安东都督府维持其对高句丽故地的统治。676年唐朝廷放回被俘的高句丽末代国王高宝藏回平壤让其担任唐安东都督府的安东都督,并册封其为朝鲜王。681年高宝藏因阴谋策划脱离唐朝控制,而被唐朝廷削去官爵并流放到四川。高宝藏被唐朝俘虏回长安后与武则天的侄女所生的儿子高德武被任命为安东都督,究其原因是因为高德武自小在唐朝首都长安出生及长大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容易控制也不会背叛中国。高句丽和百济王族通过唐朝或新罗的力量复国的预想彻底失败。685年,新罗”始备九州”,将国土扩张至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735年,唐玄宗诏令新罗出兵进攻渤海国,新罗奉诏出兵,但在途中新罗军队却因雪灾而被冻死大半,之后玄宗一方面为了补偿新罗,一方面出于制衡渤海国,就把高句丽在大同江以南的高句丽故土赐给新罗,唐朝从二品的鸡林都督新罗王金法敏上《赐土地谢表》称:”伏奉恩敕,浿江以南,宜令新罗安置。臣生居海裔,沐化圣朝。虽丹素为心,而功无可效;以忠正为事,而劳不足赏。陛下降雨露之恩,发日月之诏,锡臣土境,广臣邑居,遂使垦辟有期,农桑得所。臣奉丝纶之旨,荷荣宠之深,粉骨糜身,无由上答。”。至此新罗夺取了百济故地和高句丽在大同江以南的土地,实力有所增强;而唐朝也巩固了自己在大同江以北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地区的统治。
唐朝与新罗战争后,百济故地被新罗控制。一些历史学家称唐安东都督高德武在安史之乱后建立了小高句丽,控制了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的地区,但这是没有历史依据的。因为他们根据的只是《新唐书》的这句话”明年,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后稍自国。至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云”,属孤证(《三国史记》只是照抄此句,再没有其他史料证明所谓小高句丽的存在)。金毓黻的《东北通史》认为”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的高丽,应该是渤海国,而《新唐书》应该是误抄《册府元龟》导致的失误。而《册府元龟·外臣部·封册二》记载了在高德武之后仍然有高定傅和高文简担任唐安东都督管理大同江以北高句丽故地的事实。
唐罗战争为后来高丽占据朝鲜半岛打下基础。战争结束后,新罗与唐朝双方睦邻友好。公元993年王氏高丽在通过与契丹的战争之后,终于基本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地区。
新罗夺府,新罗一面扶植和利用高句丽残余势力与唐朝对抗,一面大肆夺取百济故地。670年,新罗接纳高句丽遗臣安胜,将其安置于金马渚,封高句丽王,以此来招纳高句丽遗民与唐安东都护府抗衡。与此同时,新罗还攻取了百济故地众多城池。
670年7月,新罗出动大军,一举攻陷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新罗将军”品日、文忠、众臣、义官、天官等取城六十三,徙其人于内地;天存、竹旨等取城七,斩首二千;军官、文颖取城十二,击狄兵,斩首七千级,获战马兵械甚多”,共取城82座,几乎占了百济原有城的一半。
671年1月,新罗发兵攻打百济,战于熊津南,6月兵临百济加林城,与唐兵战于石门,取得了”斩首五千三百级,获百济将军二人,唐果毅六人”的战绩。不过被新罗所俘虏的六名唐果毅其实都是百济人,唐军灭亡百济后,一方面,在百济设置都督府,任命当地的百济人担任各种官职,据《旧唐书》东夷传记载,”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及县令”;另一方面,又从百济迁走了一部分人口,安置到唐朝,例如,据《三国史记》记载,显庆五年(公元660年)9月唐军灭亡百济后,”(定方)以(百济)王及王族臣寮九十三人, 百姓一万二千人, 自<泗沘>乘船回<唐>”,《资治通鉴》仪凤元年也提到,唐朝曾把部分百济人迁到徐州和兖州等地。
迁入唐朝的部分百济人即被授予一些折冲府的官职。例如,据百济人黑齿常之的墓志铭记载,黑齿常之”与其主扶余隆俱入朝,隶为万年县人也。麟德初,以人望授折冲都尉,镇熊津城”。又如,据百济人祢军的墓志铭记载,祢军入唐后,”圣上嘉叹,擢以荣班,授右武卫浐川府折冲都尉”。
据此推测,很可能有一些百济人被编为唐人,并被授予果毅都尉的官职,后又返回百济。这些人,与留在百济故地的百济人是有区别的,可以被认为是唐人。当这些人,身着唐军制服被俘的时候,新罗人完全可以认为他们是唐人。
由此新罗已控制了百济故地大部分地区,逼近了位于熊津、泗沘等唐朝在百济的统治中心地区。
百济局势的日益紧迫,使唐朝再次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来讨新罗。新罗王金法敏一面致书薛仁贵申述其伐百济理由,一面置所夫里州,表明了不放弃夺取百济故地的态度。9月,唐将高侃率蕃兵4万到平壤,新罗则于10月击唐漕船70余艘,断绝唐援熊津都督府道路,从而延缓了唐军的行动。利用此间隙新罗则继续攻击百济古省城、加林城等地,薛仁贵、黑齿常之力战不敌退回唐朝,新罗夺取熊津都督府。
唐朝与新罗战争的历史意义
唐朝与新罗战争战争为后来高丽占据朝鲜半岛打下基础。战争结束后,新罗与唐朝双方睦邻友好。公元993年王氏高丽在通过与契丹的战争之后,终于基本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