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衍生出英语“Romania”,意思都是指“罗马(Roma)人的地方”。
罗马尼亚地处东欧与巴尔干半岛的连接处,是巴尔干半岛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夹在斯拉夫各国家和匈牙利之间。
在东欧到巴尔干的广阔大地上,繁衍着东、南、西三支斯拉夫人民族。而在这些斯拉夫国家之间,罗马尼亚的存在却非常突兀。
罗马尼亚是巴尔干半岛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却是处在斯拉夫人包围下的一支独立部族——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一词的意义简单明了,就是罗马人的地方。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正宗的罗马人在西罗马帝国覆亡之后就已消散,罗马人的发源地意大利半岛更与此地相隔千里,这里真的存在罗马人的后裔么?
01 达西亚人的土地
最早生活在罗马尼亚土地上的民族是古老的达西亚人。这个民族在史前时代就繁衍在多瑙河以北、黑海以西的土地之上。即使在罗马帝国的早期(凯撒大帝的时代),达西亚人依旧倔强地守住了自己的国家,并没有成为了罗马人的臣属。
直到公元2世纪,著名的图拉真大帝率领罗马军团向北越过多瑙河,才彻底征服了桀骜不驯的达西亚人,建立了达西亚行省,完成了帝国最后的光辉。从这一时期开始,达西亚才正式成为了罗马帝国官方版图之一。
图/罗马帝国
02 罗马化的进程
公元2世纪开始,逐渐走向帝国化的罗马,开始逐渐将原本属于拉丁人的公民权普及到属于帝国全体自由民。这一举措使得罗马本土与地方行省之间关系愈加密切,人口流动更加频发。
当时的达西亚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森林与牧场资源丰富,是罗马人向外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再加上达西亚地区处在多瑙河北方边境,是罗马在东北方边境的重要国防缓冲地带,帝国政府在加强当地建设上更是投入了重要的人力物力,大量官员、军人与商人纷至沓来,让这个曾今边荒的蛮族之地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
图/图拉真浮雕-纪念征服达西亚
大量罗马人的到来将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文化移植到了达西亚的土地上,罗马人的退役军官和商人变成了当地的大地主和官员,而成为罗马自由民的土著达西亚人则开始接受罗马文化与社会生活方式,逐渐融入了罗马式的行省社会中。
久而久之,一支罗马-达西亚民族诞生了,这个杂糅了罗马移民与达西亚土著特点的民族尽管在血统上不够纯正,但文化上却足够罗马化,因而也将自己视为真正的罗马人。
03 坚守罗马的初心
扩张到极限的罗马帝国很快进入了衰退期,来自东欧和中欧的游牧民族不停地冲击着帝国的巴尔干边境。为了利用多瑙河作为北部防线,以节省帝国的防守兵力,从公元271年开始,罗马贵族、高级官员和富人陆续离开达契亚,达契亚行省就这样被放弃了。普通的达契亚—罗马人无处可去,不得不一边抵御蛮族的侵袭,一边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下去。
达契亚虽然被帝国抛弃后,也曾经被多个蛮族短暂地统治过,但罗马帝国仍然与其接壤,达契亚的“罗马化”还在继续。尤其是公元313年基督教成为国教后,绝大部分达契亚—罗马人很快皈依了基督教。
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心不得不转移到希腊,由此开始了“希腊化”进程。
而西罗马变成了日耳曼人的领地,当日耳曼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接受基督教,认可罗马教皇的地位后,西罗马境内的原罗马公民逐渐日耳曼化,很难再说是“罗马人”了。
达契亚一开始与其他行省并没有什么不同,被成功的罗马化。后来又恰恰因为很早被抛弃,而避免了日耳曼化或者希腊化。这才是他们成为“罗马人”后裔的主要原因。
公元6-7世纪斯拉夫人西进南下也到达了这块土地,罗马尼亚人尽管受到了迁徙浪潮的波及,但是却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独立地位与文化。当时的罗马尼亚被喀尔巴阡山脉所包围,因而具备相对独立的地缘板块与自然屏障,并拥有相对高层次的罗马军事文化,因而免于被斯拉夫人入侵同化。
公元10世纪之后,罗马尼亚人皈依东正教,但是依旧保持了自己独特的罗马式文化,并逐渐形成了包括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三个封建公国。这些国家虽然在之后逐渐为周边的匈牙利与奥斯曼帝国所统治,但是由于罗马尼亚人的民族文化与语言已经基本成型,因而依旧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公元19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1862年2月,奥斯曼统治下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合并为罗马尼亚王国,标志着罗马尼亚民族的复兴。一战结束之后,罗马尼亚人收回特兰西瓦尼亚,从而实现了实质上的统一。
作为罗马人在文化与血统上的部分继承者,罗马尼亚人因为独特的地缘位置与历史条件免于被征服,从而成为了今天欧洲大陆上少见的“罗马人”。